大学院申请流程
1.确定报考的学校、专业
↓
↓
↓
↓
5.面试(口頭試問)
下面根据每一步做详细说明(由学生孙维维根据自己留学经验所写,专修大学大学院商科)
1.确定报考的学校、专业:
首先是确定报考的学校。一般来说选择学校不宜过多,因为每申请一所学校、大约要交出願费3~5万日元(100日元/6元换算,约1800~3000元),所以如果同时报考很多学校,会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。笔者建议3所为宜。同时3所学校最好选择不同水平(高、中、低/高、中、中/中、高),并错开申请和考试时期。需要注意的是,很多学校一旦最终面试合格、学校为了确保学生入学、要求学生收到录取通知后10~20天内交纳入学金(各校不等,大约10万日元,一旦交纳不予退还),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不交的话,考试结果作废。所以,如果第一所报考中等水平的大学院被录取后、还想挑战更好的大学院的话,需要权衡利弊,如果不缴纳第一所的入学金,那么有可能面临第二所大学没考上后、一所大学都没有的结果。不过比较保险的做法是,交纳第一所大学的入学金、把名额保留下来,如果第二所大学考上了,直接去第二所大学,只是损失了第一所大学交纳的入学金。
补充,关于申请材料。学校不同要求提交的资料不同。
1,英语、有的学校需要英语托福成绩的(一般雅思较少)最好在国内就先考好后,到日本直接提交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间隔时间也不能太长。一般两年之内有效。
2,日语一级成绩,一般文科类院校都需要提交日语一级成绩才有资格报考。所以在语言学校或国内,最好计划好考试安排。
3,大学毕业证书和成绩单的认证。有的日本大学报考时需要提交,这个认证必须去在日中国大使馆去公证。关于材料,建议在国内大学多准备几份学校盖章的成绩单。大使馆认证的人很多,时间大约1到2周,所以一定要安排好时间,否则会赶不上大学申请。
其次,关于专业。大学院申请时最好选择延续本科时的专业、继续深造。
原因有两点,其一是因为作为留学生、会遇到语言上的困难,特别是专业上的词汇尤其难懂。如果是同专业继续深造、至少理论知识是相通的,入学后只需攻克专业术语转换的难题即可,可以很快适应大学院的课程、参与讨论。但如果是跨专业,相对学生的压力会很大,首先别人都知道的基础知识你就不知道,所以还要比别人多花很多时间去学本科的知识,而大学院的课程安排非常紧张,上课前学生需要准备很多内容,所以很可能你根本没有时间去看基础课程。
其二是同专业报考的成功率高。因为申请的时候、是要求填写“希望的指导教授”一栏,很多教授出于教学进度和质量考虑、不愿意接受转专业的学生,这就导致你报考的教授不愿意招你的情况。最终结果就是,要么落选、要么会把你转到其他教授那里。
但凡事有例外,比如在国内是日语专业的学生,报考文学、人文科学(社会学、心理学等)研究科的比较普遍,还有很多则是报考经营学、商学研究科,后者就属于跨专业。这种情况下,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,比如来日本前从事过哪些工作,虽然没有专业上系统的学习,但工作中学习到了一些实用性的商业、经营知识,所以想进行进一步的学习等理由陈述,大多也是会被认可的。
已于专修大学大学院博士毕业,并留校任教。现将自己多年前申请大学院时的经验分享出来。供大家参考。
谢谢维维的分享。